当前位置:主页 > 家居 > 正文
碳中和已经成了社会热议的新话题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来源:幸福云阳作者:洞察网2022-11-28 13:16:40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活动燃烧化石能源、工业过程以及农林和土地利用变化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滞留在大气中,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除二氧化碳之外,具有增暖效应的温室气体还包括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碳达峰是指全球、国家、城市、企业等主体的碳排放在由升转降的过程中,碳排放的更高点即碳峰值。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碳排放进入下降通道。我国目前碳排放虽然比2000-2010年的快速增长期增速放缓,但仍呈增长态势,尚未达峰。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源与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与封存(CCS) 技术等人为吸收汇达到平衡。碳中和目标可以设定在全球、国家、城市、企业活动等不同层面,狭义指二氧化碳排放,广义也可指所有温室气体排放。对于二氧化碳,碳中和与净零碳排放概念基本可以通用,但对于非二氧化碳类温室气体,情况比较复杂。由于甲烷是短寿命的温室气体,只要排放稳定,不需要零排放,长期来看也不会对气候系统造成影响。

根据2020年12月全球碳项目(Global Carbon Project, GCP)发布的《2020年全球碳预算》报告估计,陆地和海洋大约吸收了全球54%的碳排放,那么是否全球减排一半就可以实现碳中和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碳中和目标的吸收汇只包括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等人为活动增加的碳汇,而不是自然碳汇,也不是碳汇的存量。海洋吸收二氧化碳造成海洋的不断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陆地生态系统自然吸收的二氧化碳是碳中性的,并非永久碳汇。如森林生长期吸收碳,成熟期吸收能力下降,死亡腐烂后二氧化碳重新排放到空气中。一场森林大火还可能将森林储存的碳变为二氧化碳快速释放。因此,人为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必须通过人为增加的碳吸收汇清除,才能达到碳中和。

根据2018年 ***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5摄氏度特别报告的主要结论,要实现《巴黎协定》下的2摄氏度目标,要求全球在2030年比2010年减排25%,在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而实现1.5摄氏度目标,则要求全球在2030年比2010年减排45%,在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无论如何,全球碳排放都应在2020—2030年尽早达峰。

2015年巴黎会议前夕,中国承诺2030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2020年9月22日, *** 主席在联合国一般性辩论时宣布中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12日, *** 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新举措,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为落实“双碳目标”,2020年12月18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进行了部署。随后,各部门如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就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密集发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为全社会热议的新话题。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2015年巴黎会议 双碳目标 社会热议的新话题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