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家居 > 正文
云阳面条缘何能创造上千亿元产值 科技含量不断增强
来源:重庆日报作者:洞察网2021-06-16 16:23:51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重庆小面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野。而随着重庆旅游业的火爆,一碗碗麻辣鲜香的重庆小面更是征服了众多外地游客的心。

但鲜有人知道,那一碗碗爽滑、劲道的重庆小面,鲜面条大多由云阳人加工而成。

不仅仅是重庆,放眼全国,云阳面工们加工的鲜面条一度占据整个市场70%的份额。

“世人赞我玉面郎,金丝银线出作坊。五湖生根不做客,焉知家乡是云阳。”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数十万云阳人背井离乡开面坊,求生存、谋生活,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硬生生将一个不起眼的小手艺做成了富民特色产业。

目前,云阳从事面条加工的经营者近20万人,所开面坊超过6万家,遍布全国200多个城市,每年创造产值上千亿元,加上上游面粉等食品原料交易以及调料包等配料加工,一根根细细的面条已“链”成了长长的产业链。

背着面机

外出开面坊成为热潮

地处非小麦主产区,并不以面食为主食,云阳面条产业是如何形成的?

“相传这跟盐文化有关。”6月4日,出身面条世家、现任云阳面业协会会长的陈绍全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约2000年前,随着云安盐业(云安现为云阳的一个镇)的兴起,引来各地商贾汇集。贸易的发展,不仅将盐运出了云安,也引回了外地特色物资,这其中就包括面粉。自此,云安人开始学做面食,招待八方来客。历史久远,难以确切考证,但在陈绍全的记忆里,他从小就看着父辈和乡亲们做面。那时,做面工艺并不发达,人们用碾盘等工具将麦子磨成面粉,然后再和面、揉面、擀面、切面,全程都是手工操作。

上世纪70年代,陈绍全的父亲和部分同乡前往宜昌一钢厂做工,每到下雨天或休息日,大家就聚在一起做云阳当地传统小吃——包面(即抄手)打牙祭。薄薄的面皮裹上肉馅,煮熟后加上辣椒等调料,麻辣鲜香特别好吃。一次次聚餐,引起了其他工人的注意,经过品尝,大家纷纷求购,这也为此后云阳面业的发展埋下了种子。

改革开放初期,云阳人开始想方设法谋生计,有人便想到了云阳机械厂生产的峡江牌压面机。这台机器可通过手摇转动,将和好的面碾压成片状,然后经压面刀切割成条状。

有了这台面机,面条制作就进入了半自动生产模式,也给了一些年轻人外出闯荡的底气。在云阳的鱼泉、江口等地,不少青年开始购买面机外出开面坊。

渐渐地,人们发现每逢过年过节面工们返乡,身上都穿着新衣服,还带回了电视机、录音机等“大件”,“外出做面能发财”的消息不胫而走。

经面工们讲述,人们这才弄懂了开面坊的“致富经”:原来在很多以面食为主的地方,居民大都食用自己加工的面条,很少有人开加工坊,一间不起眼的小面坊实则蕴藏着大商机。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包括陈绍全在内的青壮年纷纷走出云阳,跟随在外开面坊的亲戚朋友,从学徒开始一点一点学习。学成后,再出资购买铺面,开设自己的面坊。

通过这样传帮带的方式,云阳面工队伍越来越壮大。尤其是2000年前后,开一家面坊年收入有20万元左右,这也让背着面机外出开面坊成为热潮。

在近年来的脱贫攻坚中,云阳县更是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等渠道,采取劳务输出、就业转移等方式,鼓励有一定制面技能的贫困群众到相关地区创业就业,进一步推动了云阳面工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

占领市场

靠的是吃苦耐劳

全国各地面食花样繁多,人们口味也不尽相同,云阳面工是如何赢得各类消费者的心,从而占领了全国鲜面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呢?

对此,陈绍全笑着说:“北方人做面是因为饮食习惯,可我们是为了生存,为了过上好日子,这种迫切使得我们挖空了心思、全力以赴地去做面。靠的全是吃苦耐劳的劲!”

做面有多辛苦?有这样一句话在面工们口中流传:远看,是要饭的;近看,是压面的。除了灰头土脸外,如果一个人选择了做面工,那么注定他的作息与正常人颠倒:凌晨做面,天不亮就得开始送货,当别人开始一天正常的工作时,面工们则要抓紧时间补觉。“一般凌晨一点多开始做面,四五点钟就要往各个饭馆送。”从业30余年,这样的作息陈绍全早已习以为常。

时间追溯到1995年,时年25岁的陈绍全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面工。他来到江苏张家港市,买了辆摩托车,每天早早地赶到各个饭馆推销自己的面条,很快便遇到了第一个困难——语言不通。“别人说话,我只能把他望到。”无奈之下,陈绍全找到一位已在江苏多年的老乡,每次卖面让其跟随在侧充当“翻译”,一辆小小的摩托车上又载货又载人,艰难地开启了创业之路。

为了闯出自己的一片天,陈绍全绞尽脑汁提高面条的质量,除了压面时多压几遍让面条更匀实外,还在不提高售价的情况下购买价格更高、品质更好的面粉,让做出的面条更白净、更劲道、更耐煮、不糊汤。

这些经历也在另一位面工刘兴全身上一一上演。但不同的是,由于没有当过学徒,提升做面工艺成了刘兴全的头等大事。

在河南郑州,为了赚钱养家,刘兴全硬着头皮入了行,但因掌握不好和面、压面的技巧,导致他做出的面条始终不够劲道。加上扯面条时不够干净利落,他的面条总是长短不一,没有卖相。顾客曾当着他的面直言:“你的面不行,没有旁边那家的好。”

为了改进技术,他开始偷偷到附近的面坊观察,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刘兴全终于摸清了门道,做出了合格的面条。

作为早期外出闯市场的面坊老板,陈绍全和刘兴全都深知创业的艰难。但为了让更多乡亲通过面条产业过上好日子,他们也纷纷挑起了传帮带的大梁。以陈绍全为例,从1999年至2006年,他先后前往新疆、浙江、福建、广西等地开设面坊,带出了一批又一批面工在当地扎根,大大拓展了市场。

就这样,在一代代面工的摸爬滚打、口传心授下,挂着“重庆鲜面条”“川东切面”等店招的面坊在全国遍地开花:陕西、山西地区偏爱劲道,川渝地区喜欢柔软……尽管各地面文化不同,且众口难调,云阳面工始终坚持“做消费者喜欢吃的面”,受到了市场的青睐,一度占据全国鲜面市场70%的份额。

应对挑战

务必要增强产品科技含量

占据全国鲜面市场70%的份额、年产值上千亿元,这是云阳面工从上个世纪70年代奋斗至今创造出的辉煌。然而,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突飞猛进,云阳面条产业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在全国鲜面市场上的份额下降了10%以上,这也暴露出了此前产业发展中的很多短板。”陈绍全坦言,“如果不做出改变,该产业在未来3至5年定会被市场淘汰。”

陈绍全忧虑的背后,是云阳面条产业长期以来散而多、小而弱的发展格局。事实上,云阳面条产业更多还是靠着云阳人身上的那股韧劲、闯劲干出来的,并没有多么高深的技术含量。近年来,随着诸多央企、大型民企纷纷涉足面条加工产业,以及电商的飞速发展,云阳面条产业原本的优势渐渐弱化。

如何突围?陈绍全认为,应立足熟悉消费者喜好、销售渠道灵活的现有优势,加快提高自动化生产率,增强产品科技含量。

事实上,对于市场风向敏感的陈绍全早已于2007年在宁波开设了自己的面条加工厂,他也是云阳面工中首个开办工厂的人。如今,他开设的工厂达到8家,分布于宁波、陕西、重庆、天津等地,年产值达到3亿元。

在其位于云阳县的面条加工厂,记者看到,一条条自动化流水线平稳高效运转,面条、米粉等各类面食产品被不断“吐”出。“面坊的半自动压面机每小时只能产300斤左右的面条,但全自动流水线根据型号不同,每小时可产1吨至2吨不等,效率大大提高。”陈绍全说,如今他每年平均投入100万元搞研发,建设备、提工艺、推新品,在他的工厂里几乎没有做不了的面食产品。

近年来,不少云阳的面坊老板纷纷转型开办工厂,目前他们在外地开办的大型面条加工企业超过20家。除了生产粉、面、馒头等产品外,这些企业还涉足酱料、调料包等配套商品的生产。不仅如此,随着新一代面业人的加入,云阳面条产业还呈现出了更多可能。

2018年,“90后”陈莉在云阳县开了一家以“云阳面”为名的面馆,店招上写着“Breathing Noodle”,意为会呼吸的面。作为新一代面业人,陈莉从面条加工跨界餐饮,从新的角度出发对面条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雨天,面的发酵时间要缩短,避免发酸;晴天,做面环境要增加湿度,避免面条过干不劲道。“未来,我想在店里拓展全国各地的面食产品,集中展示我们云阳面工的手艺,提升大家的自豪感,同时也为乡亲们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陈莉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就在今年,云阳面业协会还与河南工业大学达成合作。作为参与国家“十四五”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与人才发展规划工作的高校之一,未来该校食品研究院将与云阳面业协会联合在云阳建设“中华面食研发基地”,在面产品的开发、品质提升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致力于将云阳打造成“中国面都”。

[责任编辑:linlin]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