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家居 > 正文
有人出高价买你的网络关键词?小心是新型骗局 很多被害人血本无归
来源:武汉晚报作者:洞察网2019-05-28 16:44:26

有人打算出价5亿元购买您的网络关键词,赶快来我们公司面谈!”5年前,江苏商人陈先生接到一家网络公司的电话。本以为“天上掉馅饼”的陈先生,却在该诈骗团伙的步步诱骗下损失40余万元。2017年,警方接受害人报警展开调查,发现这家诈骗公司藏身武汉,3年共有4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受害人被他们骗了,涉案金额600多万元。今年5月5日,经武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该诈骗团伙20余人因犯合同诈骗罪被依法判处刑罚。23日,武昌区检察院向社会公布了这一新型骗局,提醒大家防范。

5亿没看到,先花50余万元

注册十几个与“养猪”有关的域名

2014年9月,陈先生接到武汉某网络公司客服经理李某某的电话,询问他是否注册过“中国生猪养殖网”“养殖馆”等网络关键词。李某某透露,深圳一家公司有意向以5亿元的价格收购其注册的关键词,但前提是陈先生得先注册这两个关键词的汉字和汉语拼音域名并同意打包转让。

此前,陈先生在开办养猪场时也曾抢注过关键词,现在听说有人要高价收购自己的关键词,动了心。陈先生与该网络公司签订了相关域名、认证技术服务合同,并支付了6万元域名注册费。

几天后,陈先生接到一名自称深圳投资商“顾先生”的电话,对方表示计划收购他的关键词,但需要他先注册更高级的“商城”域名,并提议注册费用由双方分摊。陈先生找到网络公司的李某某协商,三方约定由“顾先生”出资3万元,陈先生出资5万元完成后续注册。

事后,李某某打电话告诉陈先生,“投资商”要求转让方必须拥有“诚信认证”,否则收购事宜无法继续进行。为尽快完成转让,陈先生从银行贷款17万元,转给网络公司办理了“诚信认证”。其间,该网络公司还以香港、桂林等地老板要收购陈先生注册的其他关键词为由,让他出资注册了相关域名,并制作了手机APP。据陈先生回忆,他先后向网络公司转入50余万元,该网络公司为其办理了“养殖馆.cc”“养殖馆.com”等十多个与养猪有关的域名。

一切准备就绪,正当陈先生期盼“顾先生”高价收购手中这些网络资源时,该网络公司却告诉他,“顾先生”已找到其他渠道,不再收购他的关键词了。与此同时,陈先生发现来自深圳、香港、桂林等地“投资商”的电话也全部停机。

为此,陈先生多次前往该网络公司要求赔偿损失,最终要回了13万元的合同终止赔偿。陈先生实际损失40余万。

2017年12月,武汉警方将该诈骗团伙一网打尽。经查,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万某伙同张某某指使下属业务经理和业务员以其创建的网络公司的名义,骗取陈先生等45名企业负责人钱款600多万元。直到案发,陈先生还不知道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商”和李某某一样,都是这家骗子公司的员工假扮的。

日前,该犯罪团伙20余名成员因犯合同诈骗罪相继获刑,其中主犯万某、张某某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和4年。

热销关键词被骗子设下“反杀陷阱”

45个老板被骗600万

武昌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张迎春介绍,网络关键词,是继IP地址和域名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名称资源,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中文关键词来直接访问目标网站。因此,在近几年的互联网品牌营销中颇受追捧。

23日,在他的指点下,记者在网络浏览器上输入“网络关键词”5个字,网页上弹出“三天迅速上页”“解锁正确推广姿势,为您带来更多客户”“百万流量一键即出”等网络服务公司的广告。记者随机联系了一家客服人员,客服人员告诉记者,你只要提供自己想推送的产品信息和需求,花几千元便可“精准送达”,有的则按照点击量收费。根据客服人员的提示,记者在某网站打上“奶茶”“小龙虾”等最近比较火的关键词,果然出现了许多商家的信息。“客服”透露,有些“老板”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花了大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花钱抢网络关键词成为一种比较火爆的商家推广方式,而这一现象被别有用心的诈骗人员盯上。全国围绕“网络关键词”的注册、优化、交易、转让等发生的诈骗案件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诈骗人员抓住人们‘挣快钱’的投机心理,层层设局,反‘杀’想赚钱的人。”张迎春告诉记者,在网络关键词诈骗案中,被害人大多为经商人士,他们对网络专业知识却不是很了解,以为这种行为类似“买卖注册商标”,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诈骗人员通过网络搜索、信息交换等方式,锁定拥有“网络关键词”的企业老板,谎称有买家愿意出高价购买其手中的“关键词产品”,引诱其上当,然后再通过扮演客户、投资公司等,以要求完善产品配套资源为由,诱骗对方向他们高价办理各种所谓的APP、域名、通用网址、微信公众号等。

“‘网络关键词’是个新鲜事物,该领域目前也没有形成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模式,存在的漏洞较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新型合同诈骗涉案金额巨大

全国大多数被害人血本无归

负责该案检察官张迎春介绍,这类诈骗团伙往往租赁高端写字楼,通过外在包装和正规合同方式,骗取被害人信任;再以帮忙寻找买家收购被害人持有的关键词为由,将被害人诱骗至公司,虚构、冒充买家身分,以高价收购为诱饵,骗取被害人信任,签订相关预购协议,以各种名义骗取被害人的相关费用,是一种新型的合同诈骗。

由于被害人分布在全国各地,涉案金额巨大,笔数众多,这些因素给案件办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加上案件跨度时间长,涉案资金很容易被转移、隐藏或挥霍,往往很难追回。

据悉,在这起案件中,45名被害人被骗取的钱款均进入该公司银行账户和万某个人名下账户,这些钱款除支付其他涉案人员工资和业务提成外,均由万某支配使用。案发后,武昌区检察院建议公安机关立即对该网络公司及万某名下银行账户的全部资金460余万元进行冻结。通过梳理案卷材料,比对分析,明晰了该团伙每位成员的犯罪事实。铁证面前,万某等20余名团伙成员合计退赔160余万元,本案被害人的600余万经济损失才得以全部追回。

张迎春认为,新兴的“网络关键词”骗局受害人往往来自全国各地,对营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危害极大。它不仅会影响行业的正常经营秩序,也会给商圈甚至城市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张迎春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新事物,违法犯罪分子会利用信息上的不对称,更新诈骗方式,但是,无论是何种诈骗手段,只要涉及钱财信息,一定要保持冷静理性。万一上当受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记者 谭在龙)

[责任编辑:linlin]